|
论坛 | 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间:2024-06-05 2024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美国科学与工程现状分析(2024)》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洞察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供借鉴。《报告》显示,美国并没有在科技创新的所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凭借大学作为留学生首选之地的优势、科技研究的高被引次数和广泛合作,以及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展现出其独特的竞争力。相比而言,中国是科技博士学位、科技出版物总量,国际专利、知识,以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最大生产国,但重大发现、基础发明不多,存在科技创新治理不完善、资源结构和区域存在错配、科技创新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研的国际化程度持续下降等短板。 报告要点 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得益于国家在科学与工程人才方面的投资和能力、研发驱动的发现,以及通过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美国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成效突出,有效支撑培育美国独特的科技竞争力。中小学阶段,即开展数学、科学成绩与发达国家对比分析,着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20~34岁)中获得科技学位的比例远高于中国,其中在科技博士学位授予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2019年被中国超越。吸引全球人才方面,美国2020年接收了全球15%的国际学生,持续居于榜首。美国从事与关键技术、新兴技术相关的职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出生在国外,其中工程学博士10年居留率高达72%。这与美国全社会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长期传统有关,2022年77%的美国成年人表示“非常或相当有信心”科学家会以公众的最佳利益为重。 美国研发投入位居全球榜首,政府大力资助基础研究有效促进共性技术供给。《报告》引用OECD统计数据,2021年美国研发投入为8060亿美元,研发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3.5%;中国研发投入为4368亿美元,研发投入强度为2.44%。研发投入结构方面,美国研发投入的15%用于基础研究,18%用于应用研究,67%用于试验开发。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偏低,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为314亿美元,占研发投入比重仅为6.65%。美国高度重视小企业创新,实施持续支持小企业创新的SBIR计划和STTR计划30余年,为美国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科技创新能力全球领先,中国追赶效应明显。研究出版物方面,2003至2022年,美国科技出版物增加1/3(主要是生命健康领域),而中国增长了近10倍(工程领域占比最大),占全球总数的27%,2016年以来持续排名第一,并且中国的高被引文章指数从2003年的远低于基线(0.5)上升到2020年的1.3,相比美国的1.9还有明显差距,但进步较大。发明与创新方面,以国际专利申请量来说,截至2022年,全球专利活动最多的国家是中国(6.9万件)、美国(5.8万件)、欧盟27国(5.1万件)和日本(4.8万件)。 对比发现 深度分析《报告》内容并结合我国科技创新实际,发现我国科技投入结构和创新体制还存在明显短板: 科技创新治理不完善,资源结构和区域存在错配。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占比过小,基础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研究得不到有效保障。科技创新制度性障碍问题突出,部分科技资源在空间上的布局与产业需求存在错配。 论文数量过多,但重大发现、基础专利不多。“四唯”导向的科研尚未彻底改变,“论文挂帅”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科技体制不适应科技创新从跟踪模仿向创新引领的根本性转变,改进型、应用型专利较多,但缺乏首创概念和方法,不能催生新兴技术和未来技术,不能为下游技术带来衍生创新,赢利能力有限。 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滞后,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引进与选拔尖端人才的制度竞争力不强,真正的尖端人才极度缺乏。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鼓励长期基础研究积累和包容失败的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重点与创新需求、产业需求矛盾突出,部分竞争激烈的新兴前沿领域交叉型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科研的国际化程度有所下降。受全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加的影响,中国论文的国际合作率从2019年的26.2%下降到2022年的21%(开放性、国际化大国应保持在30%至40%),与科研强国的合作率下降幅度更大,这将进一步拉大科技发展不对称程度。 有关建议 加大公共研发资助力度,加强支持小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制定并实施基础研究规划,建立中央到地方系统的研发准备金制度,提升政府支持自由探索和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力度,保障国家能够持续拓展科技前沿的深度和广度,力争在5年以内摆脱部分外部路径依赖。在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小企业创新专项支持计划,例如,凡是研发经费预算达到10亿元或以上的部门与机构,每年拿出2.5%的经费专门支持小企业创新研究;凡是研发经费预算达到50亿元或以上的部门与机构,可拿出0.5%的经费专门促进小企业将研发成果商业化,激励创业带动增加就业。 定期发布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引导研发投入,促进良性竞争。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应仅是让企业成为资金和场景的供给方。核心企业(以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与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为主)应联合行业协会定期发布具有一定周期的“卡脖子”问题清单和重大成果推广应用清单,引导社会各界精准研发投入,开展“科研竞赛”,对取得科学和技术突破的单位实施奖励,精准加大产业急需的共性技术供给。同时,要处理好研发投入的重复浪费与“百花齐放”的关系,坚决取缔“一研多送”套取研发经费的现象。 有序优化教育体系,从源头培养顶尖科技人才。培养未成年人哲学、逻辑、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素养,为培养未来各行业、各领域人才打下基础。制定两院院士科研贡献评价体系,尤其关注新评选院士的科研工作,进一步设计不称职院士退出机制,让院士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鼓励企业家自建高精尖科研院所和顶尖实验室,并实施税收优惠,对培养出顶尖人才、顶尖科研团队的企业实施奖励。 加强科技国际交流合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全球科技高地建立科研中心,保持前沿跟进,尽量避免差距扩大。进一步加强高科技移民待遇,提升“中国绿卡”含金量,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工作。总结《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发布三年来的实践经验,将适用范围扩展至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力度,让科创成为有效的造富路径。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构建技术交易市场和平台,提供融资并购、公开挂牌、咨询辅导等服务,使科技成果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加强对“垃圾专利”的核查督导,建立专利价值发挥的奖惩机制,加强专利保护力度。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