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故事丨携手日企在汽车小部件上挖出大市场 看一个小修理厂如何变身行业龙头时间:2024-06-11 一台普通的汽车,有我们熟悉的刹车线、离合线、油门线、机盖线、门锁线,这些统称为“控制拉索”;每台车还需要四套玻璃升降器、一个汽车仪表,这几样小小的零部件,价值占整车微乎其微,作用却十分关键,且技术壁垒高。 凭借这几样拳头产品,重庆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龙集团)在庞大的汽车产业链里,打下了一片江山。 利龙集团的前身是重庆仪表修理站,成立之初员工只有22人。如今,这家企业已拥有员工4000多人,年销售收入突破35亿元,在拉索和玻璃升降器领域占有率业内第一,汽车仪表位居前列,还跨界布局“人工心脏”。 华美蜕变,这家企业转型升级背后有啥精彩故事? 日企原本看中江浙企业,参观后却改了主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抓住中国制造业“军转民”突破口,重庆摩托车产业崛起。九十年代初期,嘉陵与本田携手,建设和雅马哈合作,一批日本汽摩企业涌入重庆市场。 那时的利龙集团,还叫重庆检测仪表厂,主要业务已从修理仪器仪表转型为生产摩托车拉索、摩托车仪表等,为嘉陵、建设等配套,还试制过山城牌汽车(庆铃汽车前身)仪表,市场占有率超过40%。嘉陵厂的第一款CJ50摩托车配套拉索和里程表,就是他们制造的。在煤气表领域,他们也是首家达到国家B级表标准的,并凭此成为全国煤气表行业副会长单位。 1994年2月27日,重庆检测仪表厂来了一群外国客人——日本HI-LEX集团社长寺浦实一行,受嘉陵之邀随本田代表团来重庆访问,顺便来重庆检测仪表厂。 当时,日本HI-LEX已是全球最大拉索系统产品制造商,在行业内的名气可谓响当当。行业大佬来访,重庆检测仪表厂厂长张本焱自然是满怀期待。 日本HI-LEX是抱着“顺便看看”的想法来的。在来重庆之前,他们已在江浙地区看好了一家制造控制拉索的民企,连合作意向书都签好了。 “那时很冷,厂里条件差,没有空调,日本人不像重庆人穿得那么厚实,冻得够呛,但大家的兴致都格外高涨。”张本焱对第一次接触的细节记忆犹新。 一行人边走边看,参观了拉索生产线,了解生产管理流程,再开展座谈交流。得知张本焱花了三十多年,带领一家小型修理站发展壮大的奋斗经历后,寺浦实赞不绝口,当即拍板决定,选择与重庆企业合作。 通过短暂却愉快的交流,双方达成了“打造中国第一的拉索企业”这一愿景。 两家日企抛来“橄榄枝”,一年谈判上百次 当时,庆铃汽车正与五十铃深度合作,由于此前与重庆检测仪表厂良好的合作基础,得知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想进军中国时,庆铃汽车便大力推荐了重庆检测仪表厂。 日本矢崎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汽车线束、仪表领域处于龙头地位。这样的好机会,张本焱自然不会错过。“不管是拉索还是汽车仪表,国外技术至少比中国领先几十年。企业要发展,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通过消化吸收变为己用。”他这样认为。 1994年,张本焱带队和两家日本企业谈判了100多轮。谈啥?主要是合资的条件。张本焱回忆,当时厂里没有多少资产,只有38亩地、两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凭借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未来的市场前景,张本焱打动了日本人。 1995年5月3日,重庆检测仪表厂与日本HI-LEX集团、日本东工KOSEN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重庆利时德控制拉索系统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德世”)。 同年12月12日,与日本矢崎总业、重庆渝高、日本五十铃、庆铃集团等共同出资组建的“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 “借助外资,利用存量,分兵突围,整体发展”,这是企业当时定下的再出发战略。 投资1.5亿元搞研发,进军“欧美车系” 如果说前面三十年,重庆检测仪表厂都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那么合资后,企业就站上了巨人的肩膀,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成立当年,企业销售收入就达到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50%。 “以前我们绝大部分在摩托车拉索和仪表市场,合资后开始生产汽车玻璃升降器和汽车仪表。日本不仅技术先进,在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方面都非常严格,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张本焱举了个例子,日本人在工厂里也会设置红绿灯、人行道等,行人绝不允许闯红灯,哪怕没有一辆车经过。这些小细节,让全厂上下都形成了恪守规则的习惯,产品故障率大为降低。 日资背景也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助力。1999年,重庆海德世成功进入广汽本田等日系配套体系,并于2002年陆续设立了“广州利时德公司”“重庆利时德出口工厂”。2005年,重庆检测仪表厂企业改制成为“重庆利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13年更名为重庆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日系车产业链里站稳脚跟后,利龙集团开始积极开拓欧美车系市场。从日系切换到欧美系,可不简单,它们各有各的技术质量标准和商业模式。 为此,利龙集团组建了一支超百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研发费超过销售收入的5%,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通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获得一汽大众、奥迪、长安福特、宝马全球项目等定点。 利龙集团还将最新技术应用于自主品牌车企。例如,他们为长安面包车实现了软轴和玻璃升降器的国产化,为一汽奔腾第一款车型开发配套,为国庆阅兵车提供产品,并在长春建厂,连续6年获得一汽轿车“优秀供应商”表彰。 如今,利龙集团旗下重庆海德世德的拉索和玻璃升降器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20%,重庆矢崎年产仪表100万台,均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排头兵,集团年销售收入也突破了35亿元。 进军新赛道, 人工心脏实现“重庆造” 201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蒸蒸日上时,利龙却又拓展了另一条陌生的赛道——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简称“人工心脏”)。这让外界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 作出这一选择,其实是一段机缘巧合。 EVAHEART人工心脏早在2011年就在日本上市销售,HI-LEX 收购了这家医疗器械企业,由于日本市场太小,于是他们拜托张本焱帮他们寻找渠道开拓中国市场。重庆市政府得知消息后十分重视,希望日方能在重庆建立合资企业。在政府推动下,日方答应来中国办合资企业,但只愿和“老伙伴”张本焱合作。 选择陌生的赛道,挑战是巨大的。张本焱了解到,国内心衰患者超过1000万,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因供体不足,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量仅300例左右,许多患者只能在等待中死亡。人工心脏,是活体移植之外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外人工心脏售价动辄超百万元,实现国产化才能让普通人用得起。”张本焱认为,这个项目很有价值。 2014年,怀着“拯救一名患者就是拯救一个家庭”的创业初心,利龙集团与日本HI-LEX建立永仁心医疗,正式研发和生产人工心脏。5年投入近2亿元,在中日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完成15例患者的救治后,2019年9月,国家药监局提前批准了产品注册登记,永仁心成为国内首款人工心脏产品。 目前,永仁心人工心脏已在20余省市实现了临床应用,售价比国外产品低30%以上。张本焱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加速技术攻关,预计明年将实现零部件国产化,造福更多的心衰患者,正在建设的医疗科技园也将在今年7月竣工投用。 居安思危,向智能化产品迭代升级 利龙集团的汽车零部件、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三大主要业务板块虽实现增势迅猛,但并非高枕无忧。比如,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对拉索的需求将越来越少,仪表也越来越智能化。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用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张本焱说,2017年,他们与重庆邮电大学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组建重庆利龙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AR-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仪)、车门控制器、电子后视镜、智能座舱等新产品。随后,利龙集团又与创业者们共同创建了重庆利龙中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与多家主机厂合作。 今年6月初,日本HI-LEX的新任掌门人寺浦太郎带领研发、采购团队来重庆考察,看到利龙集团的智能技术新产品后,非常惊讶。“比如电子电控、智能交互新技术新产品,我们通过自主研发,一定程度上已经领先于日本合作方了。”张本焱说,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利龙作为一级供应商必须顺应趋势。 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龙集团也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外方的合作,以迎接新的挑战。“最近,我们正在和日本矢崎洽谈进行新一次的‘握手’,合作进军超声波燃气仪表、空调碳中和管理系统等领域。”张本焱信心满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