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乡归田!乌当区掀起青年返乡创业发展潮时间:2024-04-15 在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景尚·原舍布依原味乡村民宿里,民宿经营户陈红艳指着房后的一个小花园说:“这是我去年花了很多心思打造的‘后花园’,钱花得不多,但费了很多心思,客人在这里喝茶、聊天,都特别喜欢我的这些小设计。” “做这些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相关素养。我刚做的时候,有些长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还不如多搭几间房间。”陈红艳说,“但是,我很清楚,到乡村来度假的城里人的需求,他们不只是想要一间睡觉的房间,而是要一种舒适感。” 陈红艳是乌当区返乡经营民宿的青年之一,以前一直在高端酒店工作。2021年,她在乌当区好政策的吸引下,决定回乡创业。“有一天,我刷手机刷到我们乌当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民宿等相关方面的政策,感觉这是个机会。再说,父母、孩子也需要陪伴。于是和丈夫商量,决定回家开民宿。” 现在陈红艳的民宿,每年平均营收达30万元左右。在她的主导下,还成立了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农家乐协会,陈红艳任会长,引导大家合理确定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等,推进民宿规范化管理。 如今,偏坡乡的农家乐已达38家,每年仅旅游收入就超过2000万元。而很多民宿、农家乐的经营者,正是返乡年轻人。“年轻人因为在城市里生活过,更加了解城市人所向往的乡村生活需求,由年轻人带头发展乡村旅游肯定更合适。”陈红艳说。 像陈红艳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乌当区各行各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下院村布依族青年陈星星,202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戴上围裙、挎上竹篮,投身灰豆腐事业。陈星星不断改良灰豆腐做法,提升口感和品质,每天直播卖豆腐,宣传家乡和布依族文化。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还报道了陈星星的事迹。 优秀青年集中返乡创新创业,离不开乌当区党委、政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搭建沟通桥梁,凝聚奋进力量。乌当区是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区,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广阔乡村舞台,正呼唤着更多的青春力量返乡创新创业。 新堡乡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搭建外出务工青年与家乡的联系桥梁,积极宣传“三一”模式(一户一田一农场),感召外出青年“返乡兴乡”。 新堡村青年汪继贤,正是在乡村振兴的感召下回乡发展,抓住露营游市场火热的机遇,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23亩土地的调换,变小田为大田,打造鹿元素主题农场,集林下养殖、亲子互动、露营烧烤等于一体,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汪继贤说,农村年轻人对于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有想法就要行动起来,要在干中学,在实践中长本领。 新堡村的徐承兵返乡后种了30亩蜂糖李,打造“李香峰岫”农场,发展休闲采摘游和林下种植、养殖;“90后”袁基恒返乡后完成了50多亩的土地调换,用来打造铜鼓庄园,这是一个集农家美食、休闲采摘、农活体验于一体的多业态农场。 正像陈红艳带动偏坡乡发展民宿一样,在年轻人带动下,新堡乡现在已有27个家庭农场,越来越多年轻人正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 乌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乌当区掀起青年返乡创业发展潮,根本在于乌当区在环境优化和政策宣传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着眼未来,乌当区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更好发展环境,出台更加科学的举措,推动更多青春力量返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返乡归田,既是机遇,更是责任,大有可为。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地总要种,田总要耕,关键在于谁来种,如何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方式低效经营土地。呼唤青春力量,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促进乡村发展是根本出路。对于广大青年而言,乡村正是一条创业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崭新赛道,值得把握。 同时,很多年轻人的父母都在乡村,甚至子女也在乡村。返乡归田还能够照顾家庭、守望故土,这不仅关乎基本的情感寄托,更是实实在在的家庭责任。 政策优越、前景广阔,但返乡归田并不意味着一片坦途。一方面,种田也好,开民宿也罢,归根到底都要涉及到相关专业和技能。我们欣喜地看到,乌当区一直努力开展相关培训服务工作,为广大返乡青年创造学习提升技术技能的机会。这也需要广大返乡创业的青年朋友真正沉下心来,拥抱乡土,与时俱进学好相关专业知识,在故乡的土地上,挥洒青春激情,创造美好未来。 |